熱處理能源的選擇合理與否,不僅關系到能源的節約和利用,關系到熱處理爐加工要求是否容易得到滿足,而且在程度上影響到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。
熱處理能源的選擇,既要考慮工藝要求,又要因地因時制宜,同時還須顧及發展方向和社會總體經濟效益。
1.熱處理能源選擇的一般原則
熱處理加熱,不外乎以電或燃料作熱源。熱源選擇用電或是用燃料或是何種燃料,一般應從生產成本、能源供應情況、操作與控溫的難易程度、熱處理加工的特殊性以及環境保護等幾個方面來綜合考慮。
2.以電為主,因地制宜
從世界范圍來看,用電熱處理設備在原占熱處理比重的基礎上,目前還有增加的趨勢,用電作熱處理設備熱源具有許多優點:
1.隨著水電和核電比例的增加,用電成本有逐漸下降的趨勢;
2.用電對環境不造成污染,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熱處理工作環境;
3.用電熱處理設備控溫容易,可靠;
4.新型的熱處理設備如電子束加熱設備,激光加熱設備等都可以以電為能源,隨著這些設備在生產中的應用比例增加,用電也隨之增加。
我國由于天然氣資源普遍不足,而且石油作為重要戰略物資.不可能大量用作熱處理爐燃料等原因,當前的熱處理爐能源亦以用電為主,但是從長遠能源利用角度,發展燃料加熱設備也是一個發展方向,雖然我國的天然氣及石油資源,不可能大量用作工業燃料。但是,我國卻有豐富煤貯量,直接用煤作燃料無論從綜合利用、勞動條件、環境污染及熱處理質量角度來看,都是不可取的。這樣,如何合理利用煤資源則成為當前一大難題。隨著我國城市煤氣工業的發展和熱處理爐的誕生,給合理利用煤資源,煤爐改造成燃氣爐注入了新的活力。